盘 锦 纪 行(之一)
| 招商动态 |2016-08-26
时光过得真快,答应辽宁盘锦市兴隆台区招商局李军局长前去考察投资上项目的日期一推再推,从农历的六月一直推到农历七月初七总算成行。直到北京传树建材科技集团营销总监、考察首席代表刘海云女士坐上前往盘锦的车才算松了一口气。至此,传树集团一行6人的考察团队在晨曦中向辽宁盘锦进发,开始了盘锦考察之旅。
芦苇荡里寻商机
车开的很快,出了北京,过唐山、山海关、一路向东,沿京沈、京哈高速,马不停蹄的往盘锦赶。中午12时20分抵达盘锦。热情的李局长一行4人冒着高温在高速出口处迎接我们,令我们十分动容。我们一行推迟午饭时间,立即赶往考察的第一站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仔细考察询问了大量的稻糠出路问题,看能否给传树产品提供原料,实现互利共赢。
吃完午饭快接近下午3点。李局引领我们参观考察了世界目前最大的芦苇荡。李军局长向我们介绍了盘锦这片世界最大的芦苇荡有1300公顷面积,每年的芦苇利用率很低,除一小部分用作造纸外,80%的芦苇浪费掉了,很可惜。湿地里每年剩余的芦苇给盘锦各级领导带来很大的压力。往年一到冬季,没用的芦苇一把火烧了就完事,现在可不行,环保、禁烧抓的特别严,谁也不敢烧。说到这,李局一脸凝重,提高了语气。如何处理解决这部分芦苇,盘锦从市里到区里,都在积极想办法,瞧!这不就请你们北京传树集团来帮助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来了吗?看能否利用芦苇和你们的秸秆结合制造建材产品。听完李局的介绍后,再远处眺望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刘海云总监深有感触的说道:这里的湿地是天然的氧吧,这里的芦苇大有可为,这里的芦苇充满商机。我们不妨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摸索出解决芦苇出路的问题。一是我们可以在盘锦成立一个以院士为首的“芦苇利用研究所”,或者叫“工作站”,分析研究这里的芦苇结构成分和南方的芦苇的差异化和今后大批量利用芦苇的主攻方向;二是借助当地现有平台,扩大芦苇工艺品的生产规模,把芦苇工艺品向国外出口,解决消化一部分芦苇;三是利用我们传树集团秸秆工作平台,成立产、学、研基地,获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一句话,芦苇不是包袱,而是财富。
离开芦苇湿地,李局把我们引荐到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浮雕苇画创始人’周航大师家里。周航是鲁艺美院毕业的。是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在周大师工作室,我们欣赏到他用芦苇制作的获奖雕画作品。刘海云总监还与周航大师就有关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表示有信心把芦苇工艺品当成产业来做,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让芦苇工艺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出口到欧美世界各地,展示中国的芦苇文化。
北京传树建材科技集团这次组团在盘锦考察,市、区两级领导十分重视,区里分管招商引资的常务副区长张学斌、市科技局负责同志,晚饭前接见了全体考察人员。张学斌区长对北京传树建材科技集团一行人员来盘锦考察投资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全面介绍了盘锦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还介绍了来盘锦投资相关的优惠政策。当首席代表刘海云女士提出如果项目落地需要一定的土地如何解决时,张副区长当即表示:企业投资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会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来盘锦投资,我们一定让企业赚到钱,实现政企双赢目标。整个接见会谈在友好和谐气氛中进行,并与考察人员一道共进晚餐!
联系